表面上看,当众讲话与私下的日常谈话好像有着天壤之别,可事实上,对每一个人(尤其是并没有太多机会在台上讲话的普通人)来说,日常谈话是最好的练习机会。
就算平日里朋友之间闲聊,也会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善于表达,更善于把故事(或段子)讲得格外精彩,更善于说服他人,更善于选择恰当的方式说服他人。
每个人身边都至少有一个人“特别会讲故事”。请仔细观察他们。
他们善于把握故事的精髓。他们知道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他们知道什么该先讲,什么该后讲;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好哪些铺垫,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把包袱抖开……
在说理的时候,他们会应用同样的原理。提前想明白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不重要的可能需要略去;他们知道听者为了理解某一特定的概念或者道理,需要先了解什么,以此来确定自己讲话的顺序,他们知道听者可能接受什么可能反对什么,而后按照恰当的方式达成说服效果……
他们好像知道一切……当然,以后他们会知道得越来越多……
不要以为这是天生的;更合理的解释是,基于种种原因,他们很早就注意到沟通能力的重要,于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有过很久很久的“实战、总结、进步”的过程。毫无疑问,沟通能力几乎全部靠后天习得。
在任何一个群体中,对这种人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羡慕与自卑——当然,大多数人要么自卑,要么二者皆有。只有少数人对他们抱有单纯而又健康的羡慕。于是,面对这种人的存在,大多数人选择放弃——基于自卑态度的行为。放弃的理由往往听起来铿锵有力无可辩驳:“我没有天份”。
而只有一小部分人(我很怀疑不会超过 10%)知道这种人的存在实际上是难得而又珍贵的学习机会,通过仔细观察,细心揣摩,反复练习,最终也能习得本质上相同的能力(因性格不同最终风格肯定有所不同)。
这是事实:与普遍认为的相反,优秀的人往往更可能使身边的人放弃。只有很少的人会把那些极端优秀的人当作学习的榜样。当然,如果身边没有优秀的人,那就是生活在“悲惨世界”之中。所以,无论如何,有总比没有好。
不要把方向搞错。不是“平日里像在台上讲话一样说话”,而是“在台上像平日里说话一样讲话”。如果搞错了方向,人会显得特别做作,并且毫无练习效果,最终在台上也会像一个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