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网络实践创新联盟(以下简称ifLab)iOS副组长,目前为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系大二学生。
这是笔者的GitHub,GitHub上有笔者从大一到现在做的一些好玩的东西,比如课堂练习、暑假时参加的移动应用比赛成果,以及部分之前没写完的iOS开发系列教程等等。
这是笔者的个人网站,网站上的东西比较杂,有笔者个人的一些愤青文字、对生活未来的想法、一些读后感等等的东西,当然最多的还是关于计算机方面的东西,比如老师在课上布置的一些课后练习、学校开的一些项目训练课甚至是自己做的好玩的东西都写成了教程,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参照笔者写好的这些教程实现一遍。当然,如果大家能在笔者的基础上发挥出自己的创意,那是最好,如果做出了什么好玩的东西记得告诉我哦!(后文附联系方式)
iOS开发这条路是大一开学那会儿开始的,笔者上大学之前一点都没接触过编程之类的东西,不过立志学习计算机这条路早就已经定下来了,在大学之前也经常用每月的生活费购买计算机相关的书籍。
笔者这个人呢,爱耍小聪明,从小到大历届班主任都这么跟笔者爸妈说的。其实我一直都不怎么在意这个看上去很像是褒义词的贬义词,直到来了大学,笔者深为拥有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感到自豪,可以说,它让我对计算机的热爱,对移动互联网的热爱,对iOS开发的热爱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当初我在学习iOS开发相关内容时,有幸加入了ifLab这个大家庭。ifLab给了笔者无比多的关顾和指导。在学习iOS开发的过程中,我经历了从模拟器到iPod touch 6再到iPhone 7的过程,算是比较理解使用各个调试设备的优劣了吧(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将在后面会讲到)。如果大家跟我一样也是一个不想太过于依赖家里经济支持的话,可以采取笔者这种做法,一步一步来,先用自带的模拟器完成前期开发基础知识的铺垫,然后再购买入门级iOS设备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最后等到需要调用高级功能,比如电话,短信等这些功能后再考虑买一部iPhone。
无论是任何一门学科或者技能的学习,我们都要坚持本心,千万不能轻言放弃。笔者身边就有非常多的同学忘记了初心,甚至很多同学已经彻底堕落在了滚滚游戏中。我承认,我们身边有很多诱惑,但是我们如果能够从这些诱惑中继续坚持我们当初来到大学,或者开始学习之前定下的目标,并且为之坚持,你就会发现,你会越来越喜欢坚持初心,努力奋斗的自己。
也许有这么一种声音,“移动互联网已经快要过时了,下一个风口将是AI!”,我承认,无论任何东西,都存在过时,毕竟时间在流逝,我们也在老去。也许有人又会说,“那你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搞iOS开发呢?”,笔者想说,任何东西我们都不能只看表面,我们要挖掘出它的本质,做iOS开发,甚至是Android开发等等其它开发,我们都是在学习啊,学习的本质不就是养成一种学习的方法么?养成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不是么?难道你会否认十二年的教育对你没有一点点的影响么?
这很显然是不对的。如果你不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同学,有幸看到了这篇教程,你大可把它当做你进入计算机领域的一个敲门砖,通过它来消除你对计算机因为陌生而产生的恐惧心理。笔者在这里真诚的告诉大家一句话,
我们做开发,就是在别人定好的规则下发挥我们自己的创意做二次开发,相当于,你媳妇儿给你生了一个白胖小子,他刚生下来什么都不知道,只不过带有一些特有的天赋(类比,iOS有苹果这个大老虎撑腰,Android有Google撑腰),这些特有的天赋会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发挥出一些特定的优势(类比,WWDC,Google I/O)。在它成长起来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停的对它做教育,告诉它应该怎么做人(开发时,按照产品的需求写代码)。直到它成人了,能够自己出去闯荡了(上架),看它能闯出多大的天地。
很多时候,我们在编写一款APP时,很像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使它成为所谓的“金榜题名”呢?如果我们把每一款开发的APP都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那么它也会把你当做爸爸一样对待,在未来某个时刻给你一份大大的惊喜!
1、如果你有过Android或者Windows Phone开发经验,你会在阅读本教程时发现很多Android和Windows Phone开发相通的地方,如果你是一名移动应用开发的新手,那么你可以把本教程作为一个学习iOS开发的参考,技多不压身,多看几门教程有助于更好的理解。
2、本教程与我校在线教育平台下的iOS基础教程(笔者负责的那块)和个人网站同步更新,内容适当删减。
3、本教程从开始到结束时间跨度可能较长,并且因为只有笔者一个人在编写,不保证每节内容准确无误,希望各位同学在参考本教程时如果发现与你的认知出现了差错的地方请及时告知!
QQ:877302410
微信:1888973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