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11 lines (219 loc) · 8.24 KB

061.精读《React 八种条件渲染》.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11 lines (219 loc) · 8.24 KB

1 引言

本期精读的文章是:8 React conditional rendering methods

介绍了八种 React 条件渲染方式。

模版条件渲染非常常见,遇到的时候往往会随机选择一种方式使用,那么怎么写会有较好的维护性呢?先一起了解下有哪八种条件渲染方式吧!

2 概述

IF/ELSE

既然 JSX 支持 js 与 html 混写,那么交替使用就能解决条件渲染的问题:

function render() {
  if (renderComponent1) {
    return <Component1 />;
  } else {
    return <div />;
  }
}

return null

如果不想渲染空元素,最好使用 null 代替空的 div

function render() {
  if (renderComponent1) {
    return <Component1 />;
  } else {
    return null;
  }
}

这样对 React 渲染效率有提升。

组件变量

将组件赋值到变量,就可以在 return 前任意修改它了。

function render() {
  let component = null;

  if (renderComponent1) {
    component = <Component1 />;
  }

  return component;
}

三元运算符

三元运算符的语法如下:

condition ? expr_if_true : expr_if_false

用在 JSX 上也很方便:

function render() {
  return renderComponent1 ? <Component1 /> : null;
}

但三元运算符产生嵌套时,理解成本会变得很高。

&&

这个是最常用了,因为代码量最少。

function render() {
  return renderComponent1 && <Component1 />;
}

IIFE

IIFE 含义是立即执行函数,也就是如下代码:

(function myFunction(/* arguments */) {
  // ...
})(/* arguments */);

当深陷 JSX 代码中,又想写一大块逻辑时,除了回到上方,还可以使用 IIFE:

function render() {
  return (
    <div>
      {(() => {
        if (renderComponent1) {
          return <Component1 />;
        } else {
          return <div />;
        }
      })()}
    </div>
  );
}

子组件

这是 IIFE 的变种,也就是把这段立即执行函数替换成一个普通函数:

function render() {
  return (
    <div>
      <SubRender />
    </div>
  );
}

function SubRender() {
  if (renderComponent1) {
    return <Component1 />;
  } else {
    return <div />;
  }
}

IF 组件

做一个条件渲染组件 IF 代替 js 函数的 if

<If condition={true}>
  <span>Hi!</span>
</If>

这个组件实现也很简单

const If = props => {
  const condition = props.condition || false;
  const positive = props.then || null;
  const negative = props.else || null;

  return condition ? positive : negative;
};

高阶组件

高阶组件,就是返回一个新组件的函数,并且接收一个组件作为参数。

那么我们就能在高阶组件里写条件语句,返回不同的组件即可:

function higherOrderComponent(Component) {
  return function EnhancedComponent(props) {
    if (condition) {
      return <AnotherComponent {...props} />;
    }

    return <Component {...props} />;
  };
}

3 精读

这么多方法都能实现条件渲染,那么重点在于可读性与可维护性。

比如通过调用函数实现组件渲染:

<div>{renderButton()}</div>

看上去还是比较冗余,如果使用 renderButton getter 定义,我们就可以这么写它:

<div>{button}</div>

其实我们想要的就是 button,而不是 renderButton。那么还可以进一步,干脆封装成 JSX 组件:

<div>
  <Button />
</div>

是否要付出这些努力,取决于应用的复杂度。如果应用复杂度非常高,那你应当尽量使用最后一种封装,让每个文件的逻辑尽量独立、简单。

如果应用复杂度比较低,那么注意不要过度封装,以免把自己绕进去。

所以看来这又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选择何种方式封装,取决于应用复杂度。

应用复杂度

对任何代码封装,都会增加这段 连接逻辑 的复杂度。

假定无论如何代码的复杂度都是恒定不变的,下面这段代码,连接复杂度为 0,而对于 render 函数而言,逻辑复杂度是 100:

function render() {
  if (renderComponent) {
    return isOk ? <Component1 /> : <Component2 />;
  } else {
    return <div />;
  }
}

下面这段代码拆成了两个函数,逻辑复杂度对 render SubComponent 来说都是 50,但连接复杂度是 50:

function render() {
  if (renderComponent) {
    return <SubComponent>;
  } else {
    return <div />;
  }
}

function SubComponent() {
  return isOk ? <Component1 /> : <Component2 />
}

可以看到,我们通过函数拆分,降低了每个函数的逻辑复杂度,但却提高了连接复杂度。

下面来做一个比较,我们假设一个正常的程序员,可以一次性轻松记忆 10 个函数。如果再多,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就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应用较小时

在应用代码量比较小时,假设一共有 10 个函数,如果做了逻辑抽象,拆分出了 10 个子函数,那么总逻辑复杂度不变,函数变成了 20 个。

此时小王要修改此项目,他需要找到关键代码的位置。

如果没有做逻辑抽象,小王一下子就记住了 10 个函数,并且很快完成了需求。

如果应用做了逻辑抽象,他需要理解的逻辑复杂度是不变的,但是要读的函数变成了 20 个。小王需要像侦探一样在线索中不断跳转,他还是只找了 10 个关键函数,但一共也就 20 个函数,逻辑并不复杂,这值得吗?

小王心里可能会嘀咕:简单的逻辑瞎抽象,害我文件找了半天!

应用较大时

此时应用代码量比较大,假设一共有 500 个函数,我们不考虑抽象后带来的复用好处,假设都无法复用,那么做了逻辑抽象后,那么总逻辑复杂度不变,函数变成了 1000 个。

此时小王接到了需求,终于维护了一个大项目。

小王知道这个项目很复杂,从一开始就没觉得能理解项目全貌,所以把自己当作一名侦探,准备一步步探索。

现在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在未做逻辑抽象时探索,一种是在做过逻辑抽象后探索。

如果没做逻辑抽象,小王需要面对 500 个这种函数:

function render() {
  if (renderComponent) {
    return isOk ? <Component1 /> : <Component2 />;
  } else {
    return isReady ? <Component3 /> : <Component4 />;
  }
}

如果做了逻辑抽象,小王需要面对 1000 个这种函数:

function render() {
  if (renderComponent) {
    return <Component1And2 />;
  } else {
    return <Component3And4 />;
  }
}

在项目庞大后,总函数数量并不会影响对线索的查找,而总线索深度也几乎总是固定的,一般在 5 层左右。

小王理解 5 个或 10 个函数成本都差不多,但没有做逻辑抽象时,这 5 个函数各自参杂了其他逻辑,反而影响对函数的理解。

这时做逻辑抽象是合适的。

4 总结

所以总的来说,笔者更倾向使用子函数、子组件、IF 组件、高阶组件做条件渲染,因为这四种方式都能提高程序的抽象能力。

往往抽象后的代码会更具有复用性,单个函数逻辑更清晰,在切面编程时更利于理解。

当项目很简单时,整个项目的理解成本都很低,抽象带来的复杂度反而让项目变成了需要切面编程的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总结一下:

  • 当项目很简单,或者条件渲染的逻辑确认无法复用时,推荐在代码中用 && 或者三元运算符、IIFE 等直接实现条件渲染。
  • 当项目很复杂时,尽量都使用 子函数、子组件、IF 组件、高阶组件 等方式做更有抽象度的条件渲染。
  • 在做逻辑抽象时,考虑下项目的复杂度,避免因为抽象带来的成本增加,让本可以整体理解的项目变得支离破碎。

5 更多讨论

讨论地址是:精读《React 八种条件渲染》 · Issue #90 · dt-fe/weekly

如果你想参与讨论,请点击这里,每周都有新的主题,周末或周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