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473 lines (313 loc) · 35.3 KB

2017-01-10-程式教育平台Tickle-App團隊來訪.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473 lines (313 loc) · 35.3 KB

2017-01-10 程式教育平台Tickle App團隊來訪

(錄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Gao6RwAdeA

王俞又:

各位同學(笑),各位看起來好年輕喔!我們今天很緊張,我們原本是穿牛仔褲在外面換掉的。

唐鳳:

是這樣嗎?

王俞又:

(笑) 真的。

唐鳳:

因為要來行政院嗎?

王俞又:

沒有啊!

唐鳳:

我們這邊完全是open space。

王俞又:

真的喔?那我們下次把它當maker space。

唐鳳:

真的。

王俞又:

那我們道具拿出來(笑),我們沒有帶飛機這一些,飛機有沒有帶(問同仁)?

張育真:

飛機沒有帶。

王俞又:

飛機應該要帶的,看要不要請他們送飛機來。

王俞又:

大家好我是Jackey,我是Tickle這邊主要負責的創辦同仁,這邊是我們的夥伴,右邊是我們的夥伴,棨元、育真跟張玲(音譯),輕鬆一點好了,只是我習慣站起來講話。

唐鳳:

沒有問題。

王俞又:

我們大部分的團隊都是臺灣同仁,可是我們自己在國外有讀書、工作,在美國的時候開始了這一個專案,因為我們其實主要的另外一個創辦人是現在台大資工系的教授,當初在國外念書的時候,就有創業文化、創業精神,所以在那邊工作了一段時間,我都稱我的夥伴為「老師」。

王俞又:

老師覺得臺灣的科技跟國外有一個斷層,那時候我們在五年前回來臺灣的時候,跟一些政府同仁或者是民間單位去討論,甚至於AR技術,我們那時在美國做的是幫臺灣做觀光App,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他們問我們說:「這個可以在Nokia phone上使用嗎?」,現在聽起來大家會覺得怎麼會有人問這個問題,但那時真的沒有人去接觸,甚至是去拓展智慧型手機、App的發展,所以老師跟我們決定他要回臺灣從教育開始做起,就回到台大。

王俞又:

開了全臺灣第一個做App開發的課程,當時全部爆滿,所有的學生也都在各個地方變成臺灣能夠發展App產業菁英的分子。

王俞又:

在這一個教育的過程中發現除了這麼大朋友、同學需要做這一個computer science的這些發展跟App開發之外,現在很多跨領域的同學是要做business class或工業設計課程的同學,他們都需要做一些實體的東西,或者是實際做一個產品來demo,可能講一下他們的服務或產品內容。但如果要接觸到computer science的話,門檻就太高了,所以老師開始找一些是不是有一些可以讓大家使用的平台。

王俞又:

當然國外有一些MIT學校發展一個叫做「Scratch」——在座有些同學可能有聽說過——Google也有做一個叫做「Blockly」,這些都是視覺化的語言,我們想說是Java、C#(音譯),可是它們長得有一點像,但其實都不一樣。

王俞又:

我們後來研究這麼多的平台之後,發現這一些過去大概快十五年前發展的東西,所以有一些科技上發展的瓶頸,即使如此大家都還在用,因為是Open Source,那些老師們也很熱心在全世界promote。

王俞又:

我們公司也很幸運有一個小小的經營團隊,能夠在技術上作突破與開發,所以想要自己來開發一個跟未來接軌的,雖然看起來是圖像化的語言,但是未來小朋友是在平板上、iPhone、iPad上,或者看到所有的東西都覺得是無限連結,可以用手機操控這個燈之類的,但現在這一些東西都沒有銜接的管道,讓他們知道我的未來世界應該是這樣子,他們生活的世界是這樣子,如何能夠有這樣的技術從教育開始作一個銜接的橋梁是沒有的,因此我們就開發了這一個平台——這是全世界唯一可以操作這麼多不同廠商的硬體mobile device,從虛擬化到實體法,像我們看到我們家的傢伙們(笑),不是我們出的,全部都是不同全世界上的廠商所出的硬體,包括看到的控制板,大家有聽過Arduino這個新系統,或者是control的processor,其實就是玩具裡面的東西,就是一個控制板,除玩具控制板之外,甚至像智慧家庭的燈或冷氣或電視,這些都是我們所謂IoT的硬體。這一些硬體原本可能只是玩具,沒有教育性質的,可是我們結合起來,小朋友或者是大人可以「玩中學,學中玩」。

王俞又:

我們開始做這一個專案的概念跟想法,我們實際上看一下,我們主要在美國跟歐洲推行這一個東西,英國把這變成是公訂的,很多國家也把程式教育變成公立學校了,我們沒有預估到亞洲這些國家會這麼快一起推行,在去年的時候,可能有這麼多新立的新生代進來政府的單位一起推動,看到國外這麼重視程式教育,所以去年臺灣也決定在明年開始要變成公訂的課程。我們今天其實原本是要來請益的,我們想要貢獻一些在臺灣教育上,可是據我們瞭解,臺灣的環境需要一個比較明確的guideline——我們等一下可以看一下國外的老師們做的事情——據我們瞭解現在臺灣都沒有,也不知道怎麼辦,我們想說還有什麼我們可以做的。

王俞又:

我們其實也有中文版本,還是大家看英文的coding也ok?

張育真:

他們一定ok。

王俞又:

都ok,我們剛剛有跟一些從事教育單位的前輩們,他們說最大瓶頸是英文這是小朋友跟老師看到就會怕(的部分),其實我們已經有做到中文介面了,所以如果只要讀中文字,能夠讀得懂,然後有一些基礎的數學能力——甚至沒有也沒有關係——就可以直接開始從玩中學習邏輯思考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就是真正最終目的,即訓練邏輯思考能力之後,有可能可以實作這樣的軟、硬體。

王俞又:

我們看到的是,我們做了一個demo的App,如果小朋友沒有這一些傢伙或硬體的話,你可以實際上做一個這樣的App,自己可以創造一個在App store top 10的玩具,可以給你的同學玩及分享給你的朋友,所以真的可以做一個虛擬完整的東西。

王俞又:

上面我們看到的就是所謂的object oriented的程式語言,所以每一個物體作為邏輯上的code,每一個code就是左、右邊像堆疊積木的概念,如果要把它看到很恐怖的……黑白的(code),其實現在已經不是黑白了,像這一些都會分顏色,所以不是古時候說黑白code,如果要看到背後的思維邏輯其實也可以進階看到code,但是這對一般人來講是很恐怖的語言,像外星語,好比多打了一個,有一些code是大小寫也會區隔,或者是少一個中括弧或是括弧打錯,就要抓蟲(debug),這樣就會造成大家在學習過程中比較大的門檻。所以,我們把難的地方處理了,現在所有的人,不管是小朋友或者是誰,都可以用最簡單圖形化的語言去更改。但這完全是說你的參數可以改變,請你們(同仁)幫我們示範;(示範畫面如投影畫面),好比走的速度跟跑的高度全部一模一樣,可以做這麼完整的東西,小朋友可能拉一拉就開始看,一開始就是按play,因此就克服了害怕。

王俞又:

我們跳出來(跳出頁面,回首頁),我們來看真正應用到硬體的部分。我們現在實作一個,其實最常做的是……大家認識他嗎?

(與會者無發言)

王俞又:

啊?不認識它?星際大戰,你們都沒有時間看電影嗎?BB-8啊!

唐鳳:

那部我有看……

王俞又:

其實在開始的時候,國外的廠商是做硬體的,純粹做這一顆球,沒有這個頭跟包裝的時候,其實也不知道做什麼,所以宣傳短片裡面就是只是一顆給狗狗追的機械球,防水、防耐咬之類的,但是想不出運動方式,在還沒有變成BB-8之前,其實就是教材的一部分。很多老師們就變成教具,所以其實從一個純粹是教材變成硬體的教具,所以我們看一下國外老師在做事。

王俞又:

(播放影片)這是日本的小朋友,他們做一個實體上的迷宮,要讓小朋友控制這一個球,白色的是它的前身,而沒有外形、BB-8的球,怎麼樣讓小孩讓球通過橋,而橋有斜度,所以要調整斜度,太快會衝出去。

王俞又:

國外最重視的課是STEAM,是每一個科目的縮寫,再早期一點是只有STEM,也就是科學、數學,後來加了A是因為有art進來,(如畫面所示)我們可以看到這顆球,老師就放到油漆桶裡面,讓小朋友去畫成一個圖畫,像畫成一個幾何圖形的作品,像我們有看到他們做一個近看是亂七八糟的圖,遠遠看是love mouth,很多他們非常棒的東西是,當給了這一個平台為工具的時候,他們可以創造出來。

王俞又:

(投放影片)這是真的一個小朋友自己所做的很令人驚訝的(作品),全部都是他自己做的,像後面那一個摩天輪是利用我們用lego做的機械軸,其實他就把車藏在盒子裡面,他program這個東西,自己做了一個遊樂園,就是利用平台上所提供的一些工具、硬體,今天沒有帶來,我們有小飛機,每個人每次看到都覺得很瘋狂,其實後來發現都是爸爸想要買,跟媽媽講說要用這一個來教小朋友寫程式(笑)。

王俞又:

我們等一下做實體示範,還是現場有人願意來跟我們一起參與嗎?三分鐘學程式,有嗎?

(現場沒有人舉手)

王俞又:

這樣就冷場了,不是嗎?我們只好就考政委嗎?政委應該沒有問題的(笑)。

王俞又:

像iPad本身具有非常多的sensors,所以其實它也是載具,我們就用水平軸的感應來控制這個球作前進、後退,我越講越多表示要拉一些code來控制這一個球(笑),這些所有的硬體都是不同廠商去製作的,臺灣有很多硬體廠商跟玩具廠商,如果他們將來要變成其中一環的話,其實也可以放在這裡面作應用,因為大家也不知道這個玩具有什麼玩法,但是當你給了這個之後,這是N×N,大家可以無限發揮,可以用這個當作out-put的硬體載具,它是受控,像我們有小朋友是把它當作搖桿,像我們看到鯨魚或是動畫去控制,就跟任天堂的遊戲一樣,任天堂的Wii好比用搖桿去操縱螢幕上的東西,這就是未來的世界。

王俞又:

現在這一個世代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寫程式、寫App,未來小朋友可以寫到智慧家庭的系統,或者是自己Wii的遊戲,或者是設計自己的智慧房間,有一些collection,不同的硬體、不同的玩具要自己創造這一個故事,我們有小朋友用這個寫一個動畫故事,把這些東西分享給別的老師、學生及全世界的人,我們剛剛有看到在國外其實大家已經很喜歡Tickle,我們希望讓臺灣的小朋友或者是臺灣的maker有另外一個新的選擇去接觸與學習,不用這麼害怕程式是很恐怖的東西。但是或許還是需要一些資源,我們可以怎麼樣協助讓臺灣的老師們、教育界的長官們、同仁們可能需要一些東西給他們一些example或guideline的時候,讓他們去瞭解他們需要什麼東西start with。

游棨元:

我示範一下,我用一個最簡單的(現場一顆BB-8跑來跑去,掉到地下,而且BB-8頭掉了)。

王俞又:

通常小朋友就瘋了(笑)。

王俞又:

其實就這麼簡單,這個是你已經運用到很多的部分,原本是一步驟,後來我們帶入循環的概念,你要做這一件事一次,然後再轉彎一次是什麼,我們通常都會這樣循序漸進,讓他走方型或者是圓形,要走圓形要怎麼做、有什麼方式,如果一直重複的話,還有什麼可以寫更簡短的code,如果學過computer science的人就知道這是真正在學習的過程,先看別人的示範,然後再變一些參數之後,再開始理解原來是這樣output。(BB-8撞到杯子)拜託!這個(杯子)我們可能賠不起,因為上面印「行政院」(笑)。

王俞又:

我們在上面寫程式的時候,就是要用一個指令「print」,就是這一個做出來的答案是不是對的,但現在看得到滾出來或者是走出來的形狀可以知道真正的結果是否對的,就可以一直調整,我們看到所有的學習過程都是一直在測試調整,然後就開始理解,做完之後其實就完成了一個作品,他們也學會這一個邏輯;當然,這個就是請教各位有沒有什麼建議或想法,或者大家可以試著玩玩看,如果今天有玩的話,我們今天會免費送一張貼紙(笑),玩一百次之後,有機會可以抽小飛機,大家不要怕,我們希望看看大家的建議是什麼,這是我們今天最主要來拜會的目的,謝謝。

王俞又:

換我們要來開始有獎徵答嗎?有沒有人要來玩一下?

唐鳳:

除了我們的速錄師之外,每一位都是寫程式的(笑)。

(全部的人大笑)

王俞又:

那我只好請速錄……

唐鳳:

Wendy要玩嗎?

薛雅婷:

那就麻煩你幫我速錄(請右邊的人)。

唐鳳:

現在有錄影,可以補打(笑)。

蔡仲明:

現在只有iOS版嗎?

王俞又:

國外是因為1:1 iPad 的教學方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會被配到一台iPad平板進行學習。

蔡仲明:

哪一國?

王俞又:

美國。英國其實也是,新加坡也是。

王俞又:

那時我們為了推這個,就先用iOS的,但是他們還有一些小孩子的private issue這一些,那時是這樣子;但如果要擴到別的話,其實我們也可以有能力幫忙執行。

唐鳳:

去年年底之前還不行,因為Swift for Android那時候還沒有那麼成熟,你們既然是用Swift 3的話,要嘛就是你們換到Kotlin,不然就是用去年12月的那個版本。

王俞又:

不然就是請大家幫忙我們(笑),不是在座都是工程師嗎?

唐鳳:

你們要把Android版Open Source出來嗎?我們可以改,我們做的都是Open Source。

王俞又:

對啊!

蔡仲明:

怎麼賣硬體?如果要Open Source的話。

王俞又:

硬體這些是硬體廠商,一樣賣這一個硬體。

唐鳳:

你們的商業模式是?

王俞又:

怎麼大家都在問這一個問題?

王俞又:

其實我們現在就是協助硬體廠商在賣這一些硬體的時候,本來是沒有加值的,它沒有教育的意義,我們就是幫他做教育,他們想要賣的是家長跟小朋友,所以我們等於是協助這一些硬體廠商,變成一個有意義的玩具,在這一個平台,可能直接跟消費者講說這是一個新出來的玩具可以銷售。我們希望做的事情是大家都有利益,軟體、硬體業與真正的使用者都在這樣的生態圈裡面受惠。好,下一個問題(笑)。

唐鳳:

如果是這個定位,你們是類似平台或者是管道,然後在平台上盡可能讓多一點的硬體廠商加盟的話,這一套編輯器本身有什麼想法嗎?因為要維護這個其實是非常花力氣的,你們真的不考慮跟Scratch一樣開放出來嗎?

王俞又:

開放……如果我們有政府的協助的話,也可以啊!我們就變成臺灣的MIT啊!對不對(笑)?

王俞又:

我們其實在目前來講的話,會因為不同的原因而有不同的開放形式,說實在話,如果是在大陸那邊的話,是完全不開放的形式,他們會有一些可能代理的人去作控管,對他們來講這是一個全部的解決方式;在國外的話,這個開放已經可以免費使用了,這一個開放的形式也是我們很願意做的。如果是要跟各位開放的話,你們幫我們開發Android的話,我們就開放,也是很ok的。

唐鳳:

真的嗎?說真的喔(笑)!

王俞又:

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個就要講到趕上時事,因為其實我們整個團隊都是臺灣人,我自己從國外回來的時候,有人問:「你們為什麼會想要回來?」,說真的,是想要幫臺灣能夠做一些事情,我們只能盡我們這邊的心力,但我們也希望把臺灣聰明的人集合起來,能夠做一些世界上認同的東西,我們等於花自己過去的積蓄,公司團隊的同仁很年輕,很好、也很棒,這就是臺灣的人才,大家都希望能夠做一些什麼事,讓不是只有臺灣的人看到,而是讓世界的人看到。

王俞又:

我們自己有一點害怕是,臺灣不管是教育界或科技界等,對於這樣的系統或接受度,甚至要永續的話,這一個東西如果是Open Source,要如何永續?不是維護的部分,而要如何執行,這個是我們在臺灣面臨到的一個挑戰,;國外的話,可能是很容易接受這是服務、產品,如果有銷售的話,都是合理的。

王俞又:

我們也是想要來請益說,如果今天還是想要繼續回饋跟幫助臺灣,甚至致力在教材或者是教具,但也希望一個永續發展的公司,就像剛剛提到臺灣團隊發揚光大的時候,是一個永續發展的公司,我們如何取這一個平衡跟如何做更好。

王俞又:

如果大家(指在場工程師)願意作志工的話,我們也是非常開心(笑),因為我們現在真的是靠自己,我們這一群團隊的朋友真的是靠自己,但如果完全Open Source的話,我們就要考慮到後續的發展,也就是大家志工的熱情能夠維持多少,能夠做到多好。

蔡仲明:

我想問一下,那一台是iPad pro,是12吋,可是一般的iPad或者是iPad mini的話……

王俞又:

……都可以,現在都可以下載。

蔡仲明:

因為螢幕size小,看起來都是字。

王俞又:

我們有做客製化,所以iPhone版本跟iPad的版本還不一樣。

蔡仲明:

因為指令很多,像我用類似編輯器的時候,我通常會覺得很煩,找我要的東西,小孩子不會很抗拒說要做的事情要找半天嗎?

王俞又:

我們有一些影片,小朋友做真的還好,他們真的很快。

王俞又:

因為大部分的指令其實很多是習慣,像我們有分類,像有顏色,這邊找到分類,我們甚至有客製化跟硬體的配合,像這個一定沒有飛,飛機有飛跟翻轉,所以跟著硬體做某一些指令上,可能在motion上會客製化,但是其他好比像這一種固定的event就是操作內容。

王俞又:

剛剛有提到不同介面大小,我們也有作調整,因為iPhone的普遍率還是比iPad更多一點,因為美國青少年很多都幾乎有iPhone,他們就可以帶回家去,這個是iPhone的版本,一定會跟界面調整且不同。

王俞又:

我們甚至也有幫助弱勢的小朋友,我們也有語音的部分,所以我們在App store,美國有選我們,我們有特別為了視障的小朋友作輔助部分,他們非常欣賞我們,甚至找了一些專門做視障教育的專家去作推薦,然後就說我們真的很用心在這個所有的設計上。我們的創辦人,老師就是讀UX設計的專家,所以在這方面我們是花了非常多的心力。

蔡仲明:

可以看一下events嗎?

王俞又:

最常用的是,我們現在可以控制很多不同的硬體,好比五至八個,這一些events就是可以互相區隔彼此發號司令的媒介。

王俞又:

像我們剛剛的燈,因為有一個小朋友做的很酷,那時候還不是這一個BB-8,因為有撞擊的sensors,所以他媽媽一開門撞到那個球的時候,就把燈調成紅色且會閃,就當作是紅色警戒,小孩想的跟我們不一樣,但是這個就真的很酷,這就是智慧家庭的雛形,智慧家庭就是這樣子,進來之後有一些相關的東西被啟動起來或調整,所以真正落實了IoT跟智慧家庭的設計。

王俞又:

請教在座各位都是Android的開發者嗎?

唐鳳:

應該這樣講:有寫過Swift的人可以舉手嗎?

(僅唐鳳舉手)

王俞又:

原來我們最需要網羅的志工就是……(唐鳳)。

唐鳳:

不得不說,臺灣寫Swift的人真的比較少,這個是真的。

王俞又:

而且比較有門檻。可能不是Swift,後來又出一個,光是大家從微軟要跳到這一個的時候,接觸iOS的時候,一直都有新的。

蔡仲明:

Objective-C有人寫過。

唐鳳:

對啊!Objective-C應該就有。

周紹文:

Objective-C很難寫,那時候就覺得很難寫了。

王俞又:

對啊!其實我們在做iOS開發的時候,那時其實考慮這一個載具真的做比較完整,所以像我們之前做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說你們可不可用windows的方式寫,因為所有的系統、醫院都是windows的,我們有考量到一些衍生性、維護性及真正使用者。像這個地方提供的資源,對使用者來講——不是開發者而已——這一個載具真的很幫助醫護人員。

唐鳳:

我在蘋果六年,Swift開放源碼的時候我還在蘋果,我是去年10月到行政院,然後進來之後,也是一直在花積蓄(笑),所以這個狀況非常能夠理解。

王俞又:

(笑)

唐鳳:

真的是這樣。

唐鳳:

蘋果當顧問那一陣子,其實Swift是蘋果第一個用我們叫做「開源治理模型」的大型專案,在此之前都是把別人做到一半的,好比像WebKit或FreeBSD這些東西,蘋果左手拿來、右手用,然後稍微跟開源合作一下。

唐鳳:

從頭自己研發出來、大型開源出來,Swift對蘋果來講是第一個嘗試——如果Steve Jobs還在的話,不一定那麼順利(笑)——是需要領導層的轉變。但是那一個過程我自己學很多,我不是在Swift team,我是在Siri team,但是Swift team處理的方式,對蘋果其他的team都是一個很大的啟發,我們不一定閉門造車,可以跟全世界一起開發。

唐鳳:

在入閣之前我是107課綱課程發展委員會的委員,Wendy其實有參與課發會後來大部分的大會紀錄,我們把七年級跟八年級開始帶進程式設計,而且在整個學齡中間也帶進去。誠如你說的,在此之前,因為這個並不是國民教育的一部分,所以教具、教材、教法,甚至培訓都是從頭開始,從我們寫下那一個領域的課綱到實際上路的2018年,其實大家有一點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況;我們至少能夠做的是,你們都來了、也有錄影了,至少(也有)逐字稿,我們辦公室至少可以給一定的能見度(笑)。

唐鳳:

但是因為我現在不督導教育部,所以我現在能夠做的比較具體的是在我們能夠幫忙的部分,說真的你們Android的部分——而不是iOS的部分——有開放出來的話,我當然可以找人幫忙貢獻,這是不會有問題的。

唐鳳:

只是在臺灣寫Swift,又用iOS,這真的是比較大的門檻,只有都會地區可能很有錢的學校才比較有可能把這個當作他的教具,如果一般9吋Android平板都可以跑的話,突然之間,我想即使是偏鄉,他們都有相當多這樣子的教具可以用,你們也知道臺灣之前做了好幾波Android品牌(笑)。

蔡仲明:

很多地方,A什麼的……

唐鳳:

我們就不講特定名字了(笑),剛好Swift是開放源碼的,所以技術上並沒有什麼說不能在Android上跑,只是需要有人讓它做出來,所以這個是可以討論的。

王俞又:

我們想瞭解的是,接下來的教學方式是什麼?好比臺灣的老師們我們瞭解到是處於一個比較緊張的狀態,因為就快要上路,但也沒有任何的指導,也有推創新教育跟特殊教育,我們很願意像國外的這一種case就是一種創新教學,打破了所有科目的藩籬,然後整在一個空間跟時間內去做這一種各種不同的課程,像玩或遊戲的學習,我們也很希望能夠把這個帶回來臺灣——當然語言的翻譯是沒有問題,我可以協助——只是怎麼樣能夠正式幫所有的教育單位做一個……也許是研討會或者是什麼樣的方式?讓他們知道(可以從)哪裡開始,這也是我們希望能夠做的事情;我們是一個小小的團隊,真的是非常精簡。

唐鳳:

到底多小?

王俞又:

我們像Instagram一樣,少少的幾個人。

唐鳳:

ok。

王俞又:

Instagram就是做出了這麼了不起的事,精簡的小團隊衝得很快,相信如果要做這一個大規模的推動,一定要跟政府或一些產業一起合作。

唐鳳:

你們在臺灣多少人?

王俞又:

我們之前在美國,全部移回臺灣。因為全部都是臺灣來的人,再加上原本沒有想到這一邊的市場會這樣開始,或者應該是說這一個教育環境會ready for這一個新的研究,發現現在大家已經注意到這一個subject的時候,我們就想說回來這邊,原本我們做另外一個部分。

唐鳳:

你們是在北部還是哪裡?

王俞又:

台大旁邊。

蔡仲明:

台大教授是哪一位?方便嗎?

王俞又:

這樣講會不會不好(笑)……

蔡仲明:

可以講嗎?

唐鳳:

不能講就說不能講。

王俞又:

沒有不能講,因為他就是我們的顧問老師。這是另外一個我們可以跟臺灣反映的文化,臺灣不鼓勵教授去創業或輔導,但是在國外是非常歡迎的,因為他們可以把最新的東西、最好的東西給學生,變成長久經營的服務或產品,但臺灣比較不鼓勵,所以好講了會害怕,可是陳研(音譯)老師從回來臺灣的那一刻就是想要回饋臺灣,所以願意在美國放棄這一些國外的大公司工作與生活,就是想要把自己所學的這些矽谷文化或精神,把看到、學到的帶回來臺灣,我覺得沒有不能講,商業行為就是由我們公司的人來負責,他會當我們的顧問,一直想要把這一個東西當作大家喜歡的,像剛剛有提到要做到視障的學生,這是老師堅持的,這個題目也是老師希望我們公司能夠來做的,他覺得學校沒有辦法做足的部分,希望由產業來幫忙帶動;但是很辛苦的是,這一個產業並不是大公司,我們甚至沒有能力收很多的Android Pad出來,我們不是大公司,但是我們希望有一天可以變成像他們一樣厲害的大公司,謝謝。

唐鳳:

了不起,辛苦了(笑)。

王俞又:

這樣我真的會……

唐鳳:

……真的會哭嗎?那就哭一下(笑)。

唐鳳:

你要面紙嗎(笑)?

王俞又:

像我最近去國外走一圈,感觸真的太多了,我覺得再不加緊一點,真的會有一點斷層、來不及。

王俞又:

現在全世界都在變,經濟、文化或科技全部都在變,我們的腳步已經有在加緊,但還是有很多瓶頸,像前陣子我才去香港、新加坡,然後去歐洲及美國,新加坡要做事情就是從頭到尾都貫徹,因為其實民間即半政府機構,因為很多民間單位都是政府入股,經營模式從政府到民間可能都像一個公司在執行計畫,所以也動員得很快。我看到像荷蘭,後來知道跟我們的地是一模一樣大,甚至很多是他們自己造出來的地,他們的生活方式、工作型態,甚至是未來的發展,我相信政委看到非常多,也有很多感受,我們只能做到這麼一點點,我們的能力目前只有一點點,比較辛苦一點,如果大家願意志工的話(笑),又在招募志工……

唐鳳:

其實我們的薪水也是各位的稅賦(笑)。

王俞又:

如果大家一起推動的話,就真的還有一點希望,當然教育不是只有教新的科技還是什麼,我覺得原本的一些東西還是要維持;好,不要講那麼多(笑),我們主要是要來請益,還有什麼可以一起來推動會比較好,這部分再請各位指教。

唐鳳:

我想這樣子講,臺灣的中、小學教育在maker這一塊一直有很大的社群,尤其是Arduino出來之後,其實非常蓬勃,你找各地的老師,像之前在這邊的蔡玉玲政務委員也有做過一個vMaker的計畫,就是去盤點全臺灣所有的maker社群,當然當時還是找3d掃描為主的,但是也已經包含了Arduino,或者是可以觸摸的這一種東西,所以其實社群是絕對有的,上vMaker網站或其他相關的平台都可以看得到所有在臺灣用Arduino教學的老師,是有名單的。

唐鳳:

我相信的是,目前正在用Arduino教學的老師,本來就有一套教材教法,你們不一定要幫他們設計教材教法,他們希望的是你們去解決一個最現實的問題,也就是Arduino內建的那個IDE開放環境在十二歲以上才比較容易用,可能七、八年級還不一定那麼熟悉,可能要到九年級以上,所以你等於把適用的年齡往下拉了三年以上,所以如果你們專注在解決這一個問題上的話,我覺得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幫老師做教材,已經有很多的教材在那邊。

唐鳳:

其實臺灣實際的限制——如同你看到的——其實大家都是在很少的資源裡面把教具做出來,所以會變成所有的教具加起來,都還沒有一台iPhone或iPad貴的這一件事,除非我們在重點地區為了107課綱,然後說就是要用iPad做教學,否則目前現場的老師,真的全部不是用Android或者是Windows,而且還不會是Windows 10的平板;因此,我覺得你們如果專注在你們做的這一塊,我覺得你們做的真的不遜於MIT或任何其他的,所以也不用急著擴張到不相干的領域去,這真的是非常有貢獻的,我能講的就是這樣。看大家有沒有想法或討論?

王俞又:

為了因應Windows或者是各個PC,如果是web版本的開發,如果有志工的話,我們也是……

唐鳳:

也可以啊!這邊有很多(笑)。

王俞又:

有一些瓶頸,要跟硬體銜接,這邊是我們主要的技術已經作一些規劃跟開發了,是……我要直接job description,front end跟backend(笑)……

唐鳳:

front end跟backend這邊就是互相教學跟組隊配合,慢慢大家都變full stack(笑)。

王俞又:

好,我們也非常歡迎實習的同學(笑),實習跟正職我們都非常歡迎,我們公司像大家庭,吃、喝、玩、樂,就像美國文化,我最近看商週說要設休息室,我們是到處都可以睡覺,要吃東西我們有廚房,同仁都會煮很好吃的東西互相給大家,所以歡迎到這邊實習(笑)。

王俞又:

還有什麼(問同仁)?這邊同仁(右側)有沒有什麼想法問的嗎?

林宗禧:

接硬體的部分有開放API之類的嗎?

王俞又:

應該實習的話會知道(笑),我們這部分還沒有開放給所有的人做Open Source,因為我們是要接別人的API,有一些甚至不是API,我們要幫他們做API的開發,但是我們就是做在這一個系統裡面,目前來講的話,不算是開放API。

王俞又:

有沒有人要試用嗎?我們選這個的話,就是不用線接,像別的老師們,他們就需要用,因為我們是做基本上指令下去,馬上就會有反應,像我目前知道的,Arduino是每做完一次,就要燒到上面去接線,這就是當初選擇走無線的Arduino。

唐鳳:

所以是低耗電的藍牙4.0嗎?BLE?

王俞又:

對。

唐鳳:

如果都走Arduino+BLE了,其實已經滿open了,能接Arduino就可以了,相對上來講。

王俞又:

錄影是到……

唐鳳:

你要講一些off record的話(笑)?

王俞又:

你們(問右側的同仁)不是有很多很期待要問的問題?(笑)

唐鳳:

有什麼不能在錄影情況下問的?

王俞又:

沒有,沒有,開玩笑的(笑)。

唐鳳:

那,還有沒有什麼想要討論的?

張育真:

政委您之前是在科技方面,所以給我們關於技術上的建議,如果我們還想要多瞭解有關於教育方面的話,有沒有辦法幫我們refer到一些?

唐鳳:

現在主要還是你們的策略,你們想要把它變成中、小學基本教材選項的某一個部分,這個部分有兩條策略,一個是你們從外面的,也就是我剛剛講這一些maker,包含自學、家長及教師共學的體制外,這在臺灣也非常蓬勃;但是體制內的話,就會變成要跟教育部談,教育部的話,一下子一定就會問一些很政治性的問題,這個可能要有心理準備。也就是說,如果要變成共同採購一部分的話,那就是共同採購的規則要走,所以你們的經營模型要先確定到一個程度,然後去談比較有可能真的變成教具的一部分,如果這個是你們想要做的。

唐鳳:

其實有很多民間基金會會單點試,或者會跟特定的廠商,像我記得當時每個小孩一個筆記本的時候,其實臺灣也是有一些試點的,這樣的話,其實不一定是跟教育部談,而是可能跟這一些在做偏鄉關懷或是做這一些程式設計的朋友談;我有認識的,當然都可以推薦給你們。但是我還是覺得要先想說你們要專心來作硬體整合的部分,軟體的部分越開放越好,還是軟體的部分變成技術提供者,提供給越來越多硬體商,然後硬體商開放出來,或者兩個都不開放也可以,你們就是專門做consulting,可是從十二年國教的角度來看,可能沒有變成國教的一部分,這是你們自己要考慮的,這比較不是我一下子就可以建議的;但是我覺得這個完成度做得非常高,真的很棒(笑)。

王俞又:

我不能反過來考試(笑)。

唐鳳:

可以啊!你們接鍵盤的話(笑),接鍵盤寫Swift不是問題。

王俞又:

好,我們還是會繼續詢問很多各個方面的朋友。

唐鳳:

對,我們保持email聯絡,我認識的一些開源社群朋友,我就再refer給你們,我覺得真的還滿完整的。

王俞又:

謝謝,謝謝。我們更想要知道如果在臺灣體制內推動的話,不管是採購法或者是教育部的考量,如果大家有任何的想法跟意見,我們有很多可以配合執行,因為全面性的推動可能更有效率,而且真的能夠普及,我們也希望不管是偏鄉或者是小朋友都有這一個門檻,的確我們真的很需要developer,如果他們有PC或是上網的話,如果可以進階開始試用,到一些試點去用,可以操控更多的東西是我們的心願,謝謝大家。

唐鳳:

OK。

王俞又:

謝謝大家。

(會議結束)